1月21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全市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專場新聞發布會,對相關政策措施進行解讀。
去年12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方案》,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農業農村廳印發《山東省城鄉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暫行辦法》,決定在全省范圍內大幅擴大公益性崗位規模,幫助農村剩余勞動力和城鎮長期失業人員就業,著力提高城鄉低收入群體收入,推動共同富裕。根據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市人社局會同市財政局、鄉村振興局等相關部門,起草了《泰安市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在征求各縣(市、區)、功能區以及18個部門單位意見建議后,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印發實施。
《方案》共分目標任務、工作任務、保障措施三大部分,創新提出了“七六五四三”工作思路,充分體現了市委“登高望遠、積極作為、奮力爭先”的工作要求。 《方案》指出,2022年我市計劃開發城鄉公益性崗位21200個,其中鄉村公益性崗位17000個、城鎮公益性崗位4200個。鄉村公益性崗位主要安置脫貧享受政策人口(含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對象)、農村低收入人口、農村殘疾人、農村大齡人員(45-65周歲)等4類群體;城鎮公益性崗位主要安置城鎮零就業家庭人員、城鎮大齡失業人員(女性45周歲以上、男性55周歲以上至法定退休年齡)等2類群體。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城鄉公益性崗位統一實行政府補貼,按照不低于當地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或月最低工資標準,由縣(市、區)依據崗位類型、勞動時間等因素確定,按月發放。鄉村公益性崗位為在崗人員購買意外傷害商業保險,城鎮公益性崗位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關于公益性崗位的管理,市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縣(市、區)按年度發布城鄉公益性崗位需求公告,采取個人申請、民主評議、審核公示、縣級審批的方式組織上崗。城鄉公益性崗位的管理由鄉鎮(街道)統一負責,村(社區)參與做好需求摸排、人員組織、日常管理等工作。省里將搭建全省統一的公益性崗位精準管理系統,運用大數據、信息化手段,建立動態管理服務機制,做到崗位和人員“雙實名”管理,防止“虛報冒領”“吃空餉”等情況。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為保障《方案》落實落地落好,各縣市區、功能區將按照“七六五四三”工作思路,通過公益性崗位開發安置,為城鄉基層配備“七員”,實行“六化”管理,“五協同”推進,實現“四提升”,保障“三到位”,叫響“泰安公崗,共建共享”的口號,創建“泰山安薪崗”服務品牌,積極探索城鄉低收入群體共同富裕的“泰安路徑”?!捌邌T”,即:政策宣傳員、民意調查員、民生服務員、生態護理員、治安協管員、安全協理員、設施維護員?!傲?,即:任務項目化、項目規范化、規范標準化、標準信息化、信息網格化、網格責任化?!拔鍏f同”,即:將這項工作與我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城市文明創建、美麗鄉村建設、社會綜合治理、安全風險防控”等五方面的工作協同推進?!八奶嵘?,即:通過大幅創設城鄉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困難群體收入、基層治理能力、公共服務水平、人居環境改善”全面提升?!叭轿弧?,即:服務指導到位、服務保障到位、督導宣傳到位。